疫情來得突然•▩◕☁◕,各種防護用品都很緊張☁₪╃☁!‘防護服你們穿•▩◕☁◕,我穿一次性醫用隔離衣就行☁₪╃☁!’”•▩◕☁◕,這是來自大河網的一篇報道•▩◕☁◕,報道中提到為了節省防護物資•▩◕☁◕,確保每一名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每天都能穿上防護服•▩◕☁◕,徐偉娜護士長進發熱門診時從來沒有穿過防護服•▩◕☁◕,都是一件隔離衣•◕、一隻口罩•◕、一頂圓帽▩╃•↟。本文就一次性醫用隔離衣相關標準進行解讀▩╃•↟。
一次性醫用隔離衣是什麼
目前沒有一次性醫用隔離衣方面的標準和行業標準•▩◕☁◕,美國標準ASTM F3352-19[1]中將醫用隔離衣定義為•▩◕☁◕,在患者隔離情況下•▩◕☁◕,用於保護醫護人員•◕、訪客和患者免受微生物和體液轉移的防護服裝(服飾)▩╃•↟。醫用隔離衣也可以用來保護醫療環境中的訪客▩╃•↟。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隔離預防指南•▩◕☁◕,在手術和患者護理活動中•▩◕☁◕,當預期接觸衣物•◕、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洩物時•▩◕☁◕,穿醫用隔離衣保護醫護人員的手臂和暴露的身體區域▩╃•↟。
一次性醫用隔離衣在綜合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傳染科及傳染病醫院廣泛使用•▩◕☁◕,目前臨床使用的一次性醫用隔離衣有一次性和非一次性兩種▩╃•↟。一次性醫用隔離衣價格較貴•▩◕☁◕,大量使用會造成很大浪費▩╃•↟。非一次性醫用隔離衣存在諸多問題·▩·:衣領處•◕、袖口處•◕、腹部容易被汙染•▩◕☁◕,減少了醫用隔離衣的使用時間;袖口•◕、後背•◕、底部設計存在缺陷•▩◕☁◕,易汙染工作人員工作服;製作材料不防水等▩╃•↟。有研究表明•▩◕☁◕,引起醫院感染的因素很多•▩◕☁◕,其中直接接觸感染途徑是醫務人員•◕、陪護人員將自身定植的病原微生物或傳染性物質透過接觸傳播給病人引起感染•▩◕☁◕,而醫務人員穿醫用隔離衣能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2 一次性醫用隔離衣隔離什麼
ASTM F3352-19中規定了醫用隔離衣旨在保護醫護人員•◕、患者和訪客在患者護理或患者治療過程中免受血液•◕、體液和其他潛在傳染物質的影響▩╃•↟。這裡主要強調的是血液•◕、體液•▩◕☁◕,並沒有提及透過空氣進行傳播的病毒•▩◕☁◕,比如新冠病毒等▩╃•↟。
ASTM F3352-19中規定了“360°覆蓋”•▩◕☁◕,即至少確保手臂和身體的前部•◕、側面和後部從膝蓋到頸部(不包括頸部)在運動過程中完全覆蓋▩╃•↟。我們可以看出•▩◕☁◕,一次性醫用隔離衣的保護範圍為從膝蓋到頸部以下(不包括頸部)•▩◕☁◕,而不是從頭到腳的全身覆蓋•▩◕☁◕,頭部•◕、頸部•◕、手•◕、腳都不在保護範圍內▩╃•↟。